記協主席被過橋抽板?_妞妞勝率提高

  記協上月舉辦換屆選舉,選出那時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任的鄭嘉如,擔任新一屆主席。如今一個月未到,鄭嘉如第一次召開會,卻是交接自己被《華爾街日報》以記協主席與地位無法共存為由,遭到當日解雇。《華爾街日報》這些海外反華媒體,過去多次抹黑香港的新聞自由狀況,更稱傳媒業界被政府打壓妞妞線上教學云云。但如今看來,《華爾街日報》連員工介入工會的自由都不容許,假如不聽話更直接炒人了事,好像真正打壓香港的,恰好是其自身。

  鄭嘉如昨日透露,在記協選舉前,當其上司知道她出選記協主席,便已經要求她退選,并稱記協主席與《華爾街日報》兩個地位無法共存。而鄭嘉如謝絕照辦后,至昨日,駐倫敦《華爾街日報》國際新聞版主編來港當面公佈解雇她的決意,稱其工作、職位已被節減。對此,鄭嘉如表示深感震撼。

  曝光華爾街日報真臉孔

  鄭嘉如之所以感覺震撼,實在也不難懂得。畢竟《華爾街日報》過往自誇支援新聞自由,也多次打著關注新聞自由的旗號抹黑香港傳媒環境,稱香港的維護國安法律在業界造成寒蟬效應云云。事實上,鄭嘉如那時也是這種論調的打手之一,曾撰寫多篇文章進攻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規則》打壓人權自由,稱香港逐步國內化。

  殊無知,當選記協主席后,鄭嘉如遭到的第一個打壓不是來自特區政府,更非香港國安法或《維護國家安全規則》,而是她一直當成是隊友的《華爾街日報》。連員工介入工會都不容許,這樣還能自誇捍衛新聞自由?如此講一套做一套,正常人看到都難免要深感震撼。

  如鄭嘉如所言,其上司早前勸退她時,更聲稱《華爾街日報》員工不應親自在香港推動新聞自由,避免在報道香港新聞自由疑問時產生沖突。這與其說是原因,不如說更像借口。《華爾街日報》對外說支援新聞自由,對內卻反過來說不應該在香港推動新聞自由,豈非自相矛盾?若然《華爾街日報》誠心覺得香港新聞自由有疑問,那就更沒有原因阻止員工介入工會或爭取權利。

  再者,避免在報道新聞自由疑問時產生沖突,因此不應介入傳媒工會云云,更是邏輯支離打碎。按這個道理,那全世界所有報章或傳媒工會,都不應該批駁自己所屬場所有什麼新聞自由疑問。還是說,《華爾街日報》一直以此作為報道方針,所以從來絕口不提美國政府各種打壓傳媒的敗行?不論如何,各種事實都只反應出一個結論:便是《華爾街日報》所謂支援新聞自由,基本是掛羊頭賣狗肉。

  事實上,打著自由旗號打壓自由的,斷不但《華爾街日報》一家。鄭嘉如昨日還透露,其他多名記協執委,也遭受雇主壓力而先后請辭網路妞妞遊戲。此中包含有英國BBC妞妞撲克牌遊戲網站Danny Vincent;報稱關注難民、收受美國資助組織Justice Centre Hong Kong的高等政策主任張皓明;再加上之后辭任的兩名執委,起初有12人的執委會,如今只剩寥寥8人。

  事件最嘲諷的,還是鄭嘉如表示正考慮對《華爾街日報》提出法律申訴,研究是否有人違背香港《僱傭規則》,阻止妞妞在線賭博或阻嚇雇員介入工會。過往曾說香港逐步國內化、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規則》妨害法治的鄭嘉如,在面臨無懂得雇后,首要訴諸請求援助的,卻是香港的司法制度。這個回力鏢不但打在那些認為外國反華媒體會誠心支援香港的人身上,更打在那些認為維護國安法律與法治兩者互相排擠的人身上。到底是喜愛站在遠處指點江山的反華媒體更可靠,還是香港本身的法治、政治社會制度更可信,鄭嘉如已經親身作出了答覆。

  非要歸根究底的話,記協一直以來與海外反華勢力關系匪淺,例如以往每年跟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等組織聯盟舉辦的所謂人權新聞獎,竭力配合外國勢力抹黑中國。上月的換屆選舉,記協更不惜DQ支援國安法的參選人,引入一大班在外國媒體任職的。或許那時記協認為有這些外國媒體撐腰,可以抵過本地亂港媒體接連倒閉后的損失。

  記協挾洋自重自取其辱

  事實證明,挾洋自重不過一廂情愿。不管是《華爾街日報》還是BBC,這些長期抹黑香港的常客,平時話說得多漂亮,但到了關鍵時候卻選擇了背刺隊友。嘴上唱衰幾句簡樸,但若然要身體力行地對記協表示支援?二話不說先勸退,勸退不功績割席炒人,這便是那些反華媒體對香港的真正立場,所謂支援新聞自由或傳媒技術更是從不存在。

  今次事件讓香港社會妞妞牌型入門以至眾人看清那些反華外媒的真臉孔,也再一次叮囑記協,繼續用政治凌駕傳媒技術,甘為外力所用,終極只能落得被過橋抽板的下場。記協如今既無典型性亦無公信力,執委、會員數目每況愈下,再不反省自身修正路線,唯有落得可悲的結果。